克勞德‧李維史陀 (又譯:萊維‧斯特勞斯/克勞德‧列維-施等勞斯/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等等)生於1908年11月28日,卒於2009年11月1日,為法國著名的社會人類學家、哲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是法國結構主義人文學術思潮的主要創始人。他所建構的結構主義與神話學不但深深影響人類學,對社會學、哲學、語言學等學科也有深遠的作用。
李維史陀在巴黎的索邦大學研習法律與哲學,後來沒有繼續攻讀法律,而在1931年取得哲學教師資格。1935年,在從事幾年的中學教學工作後,他在最後一刻獲准參加一支法國文化派遣團前往巴西,擔任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訪問教授。
在1935年到1939年間,展開對巴西的考察
1935年2月從馬賽出發途經巴賽隆納、卡迪茲、阿爾及利亞、卡桑布蘭卡、達卡前往巴西,途中寫下了著名的《日落》,日後成了《憂鬱的熱帶》的素材。在這期間,李維史陀和妻子利用假期開始為巴黎人類博物館和聖保羅市政府到巴西腹地去采風,收集土著物件。
這段期間,他進行了首度的民族誌田野工作,在幾次短暫的研究考察行程中,進入了馬托格羅索州與亞馬遜雨林。他首先研究巴西印地安人的Guaycuru人Bororo人。1936年及1937年曾回到巴黎,並在1938年展開第二次在巴西的考察。李維史陀組織了一個團隊(15頭騾子、30頭牛、15個車夫)。科考團成員包括Dina
Dreyfus,李維史陀,里約熱內盧博物館的Luis de Castro Fara,醫生Jean Vellard。途中見到Tupi-Kawahib,進入Machado村莊,研究Nambikwara人與Tupi-Kawahib人的社會。《憂鬱的熱帶》主要記述的就是這一段的田野調查活動。
1939年至1945年,二次大戰期間在美國的發展
1939年初回到法國後不久,便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徵召入伍,被指派擔任馬其諾防線的聯絡官。1940年法國投降後,獲聘為蒙彼利埃的中學教師,但後因為種族法令而被解僱。1941年,在美國友人Lowie, Ascoli,Metraux及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贊助下,獲得紐約的一個職位,並獲准入境美國。
李維史陀在二次大戰期間大多住在紐約,與幾位知識界的「流放者」,在社會研究新學院教學,並連同雅克‧馬里頓(Jacques Maritain)、亨利‧福西永(HenriFocillon )與羅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等人,創辦了紐約的法國學術界的流亡大學——高等研究自由學院(École Libre des Hautes Études)。
戰爭期間寓居紐約的這幾年是李維史陀思想形成的年代,這可從幾個方面來看。他與羅曼·雅各布森的關係,協助塑造他的理論見解。此外,李維史陀也接觸了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的法蘭茲‧鮑亞士(Franz Boas)所擁護的美國人類學。他與鮑亞士的緊密關係,使得他的早期作品具有一種獨特的美國派傾向,這有助於這些作品在美國的接受度。
1947年返回法國
1946年到1947年,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法國駐美國大使館擔任文化官,1948年回到巴黎。那時他提交論文給索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依據法國學術傳統,提交一篇「大論文」與一篇「小論文」。它們是:《南比克瓦拉印地安人的家庭與社會生活》(The Family and Social Life of the
Nambikwara Indians)與《親屬的基本結構》(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1948年,《親屬的基本結構》出版,立即被認定為人類學最重要的親屬研究作品之一。這本書重新檢視人們如何組織他們的家庭,這是藉由檢視在關係底下的邏輯結構,而不僅僅是檢視關係的內容,李維史陀主張親屬植基於兩個群體之間的「聯姻」,這是當來自某個群體的女人與另一個群體的男人結婚時,所形成的關係。
在整個1940年代晚期和1950年代早期,李維史陀繼續出版並體驗到極大的專業成功。當他返回法國後,他參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與人類博物館(Musée de l'Homme)的行政工作,後來成為高等研究學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第五組的主任,這個「宗教科學」(Religious Sciences)部門先前由馬塞爾·莫斯擔任主任,李維史陀將其重新命名為「無文字人群的比較宗教學研究」(Comparative Religion of Non-Literate
Peoples)。
至1955年,藉由出版《憂鬱的熱帶》一書,李維史陀才成為法國的最知名的知識份子之一。這本書本質上是一本回憶錄,詳細介紹他在1930年代成為法國在外國人士的這段時間以及對於亞馬遜人群的民族誌分析。
1958年,《結構人類學》出版。
1962年,出版《野性的思維》,前半段鋪陳文化理論,後半段則將這個理論敘述擴充到一個歷史與社會變遷理論。本書的這個部分使得李維史陀陷入與薩特對人類自由本質的激烈辯論。同年出版《圖騰制度》。
1964年至1971年,專注於《神話學》的撰寫
1964年,出版《神話學》系列第一卷《生食與熟食》。
1966年,在芝加哥獲得人類學Viking 基金會頒發的金獎。
1967年,出版《神話學》系列第二卷《從蜂蜜到煙灰》
1968年,出版《餐桌禮儀的起源》。
1971年,出版《神話學》最後一卷,《裸人》;發表《種族與文化》
在1960年代後半,致力於四大卷《神話學》(Mythologiques)研究。在這本書,他採用來自南美洲南端個的一篇神話,並追蹤這個神話的變異型態,從一個群體到另一個群體,穿過中美洲,最終到北極圈,追蹤這個神話從美洲大陸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擴散過程。
後期出版的概述
1975年,發表《面具之道》。
1978年,發表《神話與意義》
1979年,《面具之道》新版。
1981年,出訪南朝鮮。
1982年,74歲時退休。不再在法蘭西公學院教課,但仍擔任社會人類學實驗室的成員。
1983年,出版《遙遠的目光》文集(1971-1983);第三次出訪日本。
1984年,出版《人類學演講集》。
1985年,出版《妒忌的制陶女》,作為《神話邏輯學》的補充。
1986年,第四次出訪日本。
1988年,第五次出訪日本。發表《告東京人民書》。在80歲生日的時候,出版由Didier Erbon訪談完成的《由近及遠》。
1987年,完成有關日本的論文《日本民俗學中的三個意象》。
1989年,巴黎人類博物館再度做了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美洲回顧展。出版《象徵和替代物》
1991年,出版了《猞猁的故事》,再次探討北美神話。
1993年,出版了《看、聽、寫》。
1995年,出版了《懷念巴西》
2009年11月1日,李維史陀在101歲生辰前,死於心臟病,四天後家人遵循「他曾表示希望葬禮低調樸素,在其郊區寓所舉行,只有家人參加」的意願,在他於巴黎東南的家鄉、勃艮第大區的利涅羅勒村,舉行了私人葬禮。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克勞德‧李維史陀
名詞解釋: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
百度百科: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